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探析农村小学法治教育存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8 13: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析农村小学法治教育存问题及对策,供大家参考。

探析农村小学法治教育存问题及对策

 

 探析农村小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治知识是当前小学生们应当学习的重要内容,然而农村学生身处的环境往往不具备培养其法治意识的条件,使得在农村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尽管近年来的法治教育初见成效,但由于农村地区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较晚,其法治教育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指出农村小学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具有实在意义的。

 一、目前农村小学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 1.农村小学生和其他地区小学生同等地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光纤网络的全面覆盖、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使得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可以获得与其他地区小学生类似的互联网使用体验,但这也意味着,农村地区小学生在人数较少、相对封闭的农村生活时,还需要受互联网中其他许多地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冲击。由于小学生自身并不具备足够的是非分辨能力,在互联网和现实世界存在巨大反差的前提下,面对诸多信息流的冲击,这些学生可能更容易受互联网中的不利于其成长的信息影响。

 2.农村地区居民普遍法治意识薄弱。由于农村地区的村民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基本没有受过良好的法治教育,因此相对容易忽视法治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生也更有可能在接受法治教育前,完全不具备对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3.农村地区可能缺少司法机关、相关政府部门等社会资源。由于农村小学分布不集中,部分农村小学相对偏远,学生到了小学阶段仍未曾了解到司法机关、相关政府部门的存在,难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更难以到司法系统中亲身体验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负面影响 1.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部分农村家长不够重视子女教育,还有部分农村家长虽然能够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没有形成对素质教育的充分认识,只看重孩子的学业水平,这间接影响了学生对法治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

 2.农村家长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由于法治意识淡薄,农村家长往往容易忽视法治教育的作用,不太能够配合学校教师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也无法为学生提供重视法治教育的家庭环境。

 3.农村家庭仍然存在许多阻碍学生接受教育的因素。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许多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照顾的孩子,以及家庭条件极为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自身的家庭环境支撑他们完成基本的学习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因此,对他们开展合适的法治教育的责任,基本只能由学校和教师来承担。

 (三)学校教育方面的负面影响 1.农村小学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仍然存在,且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小学校园是农村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逐步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能够确保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顺利开展。但是据笔者了解,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农村小学中对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健全,学校评定学生的标准也仍然只是其智育课程的考试成绩,导致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制约,也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法治知识、提高法治素养的热情,使得法治教育难以达到目标。小学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情况一般是每周安排 1 课时,提供给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时间原本就有限,若教师、学生不能认真进行法治教育的教授、学习,利用好每周这四十分钟的时间,法治教育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2.农村小学的法治教育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开展。由于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学校场地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限制,绝大多数农村小学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提供给学生“走出去,请进来”的法治实践,法治教育任务得不到更进一步的落实。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尹强教授曾强调:“道德与法治都不是先天的,而是需要后天教育才能形成,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课本上的是颠扑不破的,只有课外的思考和见解是真实的最质朴的。”因此,难以开展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也导致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理解感悟脱离实践,学习空间变得狭隘。

 3.农村小学法治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仍有待提高。笔者收集数据时了解到,目前不少小学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任课教師还是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农村小学更是基本没有具备专业法治教育背景的法治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的教师普遍法治教育水平不强。

 二、加强农村小学法治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是关键 1.农村小学应营造遵纪守法的法治教育氛围。学校的教师们自身要树立学法用法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农村小学的校长、法治教师最好能够组织教师群体开展法治学习活动,帮助教师们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对法治教育的重视,从而营造一定的法治教育氛围。

 2.负责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应当主动提升自身法治教育水平。孟子有云:“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要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必须大力加强小学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尽管许多农村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授课教师自身法治基础可能较差,法治教育水平更是远不及其他学科教师的学科教育水平,但这些教师仍然可以通过积极学习互联网中的法治课程、阅读法治教育相关书籍、参加法治教育相关经验交流会和讲座来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法治教育水平。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难度并不高,教师只要肯用心学习,还是可以充分掌握小学法治教育的关键内容的。

 3.农村小学应当健全法治教育考评制度,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农村小学应当通过健全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法治教育考评制度定好基调,考评制度的修改可以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提到的“目标要求”,修改时要充分考虑到能否激发学生的法治学习热情,鼓励教师有创造性地开展更多法治教育活动。

 4.负责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法治教育课程,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使法治教育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尽管农村地区条件有限,但负责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可以通过有创造性地利用种种资源、借助其他课程内容弥补部分缺陷。首先,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思想品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分阶段、有梯度地实施教学,确保法治教育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与此同时,也要用好网络上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图片、视频、音频让学生直观、生动地了解法治案例,对法治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另外,教师可以挖掘各学科中的法治教育因素,如充分利用语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典型事件向学生进行公平正义、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法治教育。此外,法治教育不应当限于思想品德与法治课堂之内,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富有趣味的法治教育活动。如可以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地区各级司法部门、执法部门举办的征文比赛、演习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法治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观念。

 5.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重要时间,开展相应实践活动。尽管农村地区本身难以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农村小学仍然可以利用好种种节日或者重要日期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科普,从而使法治教育取得较好成效,例如可以每年开展“5·12”防灾减灾日活动、“11·9”消防安全警示日活动。此外,农村小学也可以开展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法治教育活动,如邀请当地派出所民警到学校里开展“以案说法”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举办“法治歌曲唱响校园”活动,鼓励学生学习相关法治歌曲;开展班级“我是守法小公民”演讲比赛,激励学生自觉学习相关法治知识;组织师生进行防火防震的避险、应急疏散等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失时机地进行安全法教育;尽量每学期或者每年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讲法治故事、演法治小品;等等。

 6.农村小学可以通过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农村小学同样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动融入法治元素,以此为教师开展法治教育打好文化基础。校园文化建设不一定要体现在校园完美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上,还可以表现在教室精心的布置,楼道壁画的醒目设计,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上,更重要的是可以渗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不需要高端设计,而需要注重“接地气”,突出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找法、办事寻法”的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二)家庭教育打下法治教育基础 1.家长应从细微之处着手,抓好子女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尽管农村地区家长整体法治意识相对薄弱,难以给孩子提供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但是家长可以做到从细微之处做起,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这可以为孩子接受法治教育打下一定基础。这意味着家长需要从自身做起,平时要谈吐礼貌,语言文明,给孩子做好表率,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品行修养、情感态度等往往会直接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古人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家长一旦在家发现孩子的不良苗头要及时帮助孩子纠正过来。

 2.家长最好可以带头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型家庭是现代家庭发展的趋势。曾被评为首届中国书香之家的李岩家,家中子女是因学习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典范。李岩是极度爱书之人,无论去哪里,随身都带一本书,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随身带书随时阅读的习惯,成了北大才女,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所以,家長若能够主动提高自身修养和法律知识水平,拿起法律读物陪孩子多阅读学习,对孩子形成法治意识有着极大的好处。

 3.实在没有余力的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担任“普法宣传员”,让孩子在学校接受法治教育之后,向自己宣传法律知识。这样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也可以保障亲子相处时间,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还可以让家长得到一定的法治知识教育。

 (三)社会助力巩固法治教育成果 1.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适当帮助农村小学与各级司法部门、执法部门协调沟通,助推一线司法、执法人员进入农村小学为学生们讲解法治知识,为学生们提供相应的法治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

 2.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更多组织开展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要想农村法治教育取得更好成效,提高法治教师的整体素质刻不容缓。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大学教授对农村小学的任课教师、班主任、法治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建立小学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完善法治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教育水平。

 3.农村各社区、街道等组织法治宣传活动时可以联合农村小学共同开展,为农村小学生提供参与法治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类宣传活动,将所学进行展示,努力推进法律知识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

 结 语 农村小学的法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学校在农村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网络,才能将法治教育、法治思维、法治理念落到实处,才能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法治校园,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冯凤杰,杨军,徐宝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师读本[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A].北京: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2016.

推荐访问:探析农村小学法治教育存问题及对策 探析 法治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