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理论创新与发展(范文推荐)

时间:2022-09-23 09: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理论创新与发展(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理论创新与发展(范文推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 对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2010 年第 8 期

  刘

  仓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先进文化”, 再到 “和谐文化”, 不 断深化; 文化是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反映了执政党的性质、 宗旨 、

 能力和先进性; 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逐渐清晰; 文化外交、 文化贸易、 文化交流与文化外宣等全方位的对外 文化工作不断拓展, 这些都反映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共产党;

 文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273(2010)

 08-0071-05

  念, 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为新中国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共产党在成功开辟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的同时 ,

 也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阶 段 ,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 展 。

 本 文 择 取 文 化 的 涵 义 和 性 质 、 文 化 的 战 略 地 位 和 作 用 、

 文 化 体 制 改 革 、

 文 化 “ 走 出 去 ” 战 略 等 问 题 ,

 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略 加阐释 。

 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 质及其主要内容 1979 年 9 月 29 日,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30 周年大会上, 正式提出 “建 设 高 度 的 社 会 主 义 精神文明”的命题, 其内容包括“提高 全 民 族 的 教 育 科 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

 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 道德风尚, 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1](pp.233-234) 一、 社会主义文化基本 内涵的丰富和演变

 (一)

 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内涵 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中国共产党围绕什 么是社会主义文化、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这一基本 问题进行探索, 并取得了 一系列科学成果。

 如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新中国文化的性质不再是新民主 主义的, 而基本是社会主义的。

 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社 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上层建筑,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坚持文化为工农兵服 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 基本方针, 提倡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 主 义 价 值 观 1980 年 12 月 25 日,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 :

 “所谓精神文明, 不但是指教育、 科学、 文化(这 是 完 全 必要的)

 , 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 理想、 信念、 道德、

 纪律,

 革命的立场和原则 ,

 人 与 人 的 同 志 式 关 系 , 等 等。

 ”[2](p.367) 1986 年 9 月,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 对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性质、 根本任务、 主要内容和基本特 征作出明确规定。

 《决议》 指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它必 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促进改革开放和推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它的根本任务, 是培育 “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 , 提高整个中 华 民 族 的 思 想 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

 *本文系朱佳木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新中国成立60周年基本经验研究”[08& ZD006]的子课题“社 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 作者:

 刘仓,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 71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 1996 年 10 月,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 又强调爱国主义 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 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 是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

 (三 )

 第 三 代 领 导 集 体 探 索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的 内涵 1991 年 7 月 1 日,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2010 年第 8 期

  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006 年 10 月,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

 《决 定 》 指 出 ,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 是 经 济 建 设 、 政 治 建 设 、 文 化 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 和谐文化的根本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 族 精 神 和 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社会主义 荣 辱 观 构 成 社 70 周年大会上,

 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pp.660-661) 和谐文化反 化纲领, 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 的 文 化 , 必 须 以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为 指 导 , 不 能 搞 指 导 思 想 的多元 化 ; 必 须 坚 持 “二 为 ”方 向 和 “双 百 ”方 针 , 不 允 许毒害人民、

 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 东 西 泛 滥 ; 必 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 主义时代精神, 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 世 界 文 化 优 秀 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

 2006 年 12 月 1 日,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上,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 比较系统的论述。

 他 指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旗帜和灵魂, 决定着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成果, 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3](p.158) 这“三 主题,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个必须”和“三个不能”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 文 化 的 性质和特征。

 1997 年 9 月,

 中共十五大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 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是和谐文化建设 的主旋律;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 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这四个方面的 内容相互联系、 相互贯通、 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 一 的 整 段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文化纲领, 指出:

 “建设 体。

 [6](pp.788-79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 以培育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

 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 文化建设, 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崭新课题, 也是中国 共产党关于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从“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 ”, 到 “有 中 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4](pp.17-18) 这里, “三个面向”成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到“中国特色社 会 主 义 文 化 ”、

 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2000 年 2 月 25 日,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 “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强调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 向 。

 2002 年 10 月, 中共十六大提出“发展先进文化”这一精 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和内容 , 强调用“三个代 表 ”重 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和谐文化的 “先进文化”, 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和 谐 文 化”,

 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

 对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和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对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这为探索如何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文化战略地位和 作用的创新与发展 探求

 2004 年 12 月 17 日,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 上,

 对如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出具 体部署。

 他指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 导思想,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提高思想 道德建设的能力, 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弘扬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 弘扬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形成社会 主 义 思 (一)

 文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有机 组成部分。

 毛泽东从整个社会结构中定位文化的地位 和作用, 他指出: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 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而经济是基础, 政治则 想道德体系。

 [5](pp.493、 496) 这实际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 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7](pp.663-66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

 - 72 -

  2006 年 11 月 10 日 , 胡锦涛在中国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就是基于这个定位 。

 1986 年 9 月,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

 2010 年第 8 期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条件。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和谐文 化, 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6](p.753) 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 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 改革,

 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这基本确立了

 “三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2004 年 9 月,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决定 》 , 把现代化建设的总体 布 局 , 从 物 质 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位一体”, 扩展为包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在“四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中,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了 崭新的 内容。

 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 “两 个 文 明 建 设 ”, 到 十 五 大提出的“经济、 政治、 文化纲领”, 再到十六届 四 中 全 会“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的发展 过程, 实质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 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任务、 扮演新角色、 承担新 使命的过程,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继往开来、

 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

 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 (三)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1997 年 9 月, 中共 十五大提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凝聚和 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 志。

 ”[4](p.33)“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 不仅包括经 济实力、 科技实力、 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 , 也 包 括 文 化方面的竞争。

 ”[8](p.399)社会主义文化与民族振兴联系起 来, 与综合国力联系起来, 成为渗透到民族、 国家、 人民 中的重要力量,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战略地位和 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002 年 11 月, 中共十六大指出:

 “当今世界, 文化 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9](p.29)这说明, 文化是国家和 民族的灵魂,

 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

 2006 年 11 月 10 日, 胡锦涛指出, 当今时代,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 争中的地位日 益重要。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谁 作用 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6](p.75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 设对社会全面发展、 全面进步的作用, 强调精神文明建 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和 思想保证;

 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的 有机组成部分, 两个文明都搞好 , 才是“有中国 特 色 的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不断促进人们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其目 标是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的全面、

 协调发展, 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目标把文化同经 济、 政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突出强调了文化发展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内容。

 2007 年 10 月,

 中共十七大提出 :

 “文化越来越成 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越 来 越 成 为 综 合 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丰富精神文化生 活 越 来 越 成 为 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0](p.26)这表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 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

 社会主义文化体现我党的性质、 宗旨和形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性 质、 宗旨和形象。

 2000 年 2 月 25 日,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 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指出始终代 表 先 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 基、 力量之源的重要方面。

 2001 年 7 月 1 日, 江泽民在 建党 80 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 ,

 坚 持 什 么 样 的 文 化 方 向, 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 上的一面旗帜。

 [8](p.277) 这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共 中应有之义。

 2004 年 9 月 19 日,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2005 年 10 月 26 日, 李长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会上指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 、 公平正义、 诚信 ...

推荐访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理论创新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以来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