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必要性探讨(范文推荐)

时间:2022-09-08 12: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必要性探讨(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必要性探讨(范文推荐)

 

 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作者:

 黄学武, 高海利

 【关键词】

 中医教学 中医药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很多地区都兴办了中医学院, 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 培育出了千万中医工作者。

 但笔者环视中医教育现状,却发现院校培养的新一代中医平庸者居多, 大师级人物寥寥可数。

 作为一名中医药临床教学工作者, 反思目前中医药教育, 发现现代的中医人大多缺乏中医药文化底蕴, 因此, 很难建立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知识大厦, 这是目前教育的失败, 但也不乏历史的原因。

 中国经历改革开放, 放眼世界, 看到了太多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 包括西医精湛的手术技术和检查手段等。

 正是这些,使我们在追求、 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 忽略了自己的文明成果,中医在西医主导的环境下踉跄前进着。

 正值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走向世界之际, 中国文化也正大踏步走向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笔者认为, 在中医药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是改善目前

 中医教育现状的关键。

 1 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中医学博大精深,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而中医学则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之中。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呢?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特征构成的复合体。

 中医药文化则包括形成中医药特色的社会环境、 思维方式、 哲学思想, 也就是中医药学发展同整体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药学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人文价值。

 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积累与传承, 承载了中医药学的发展, 也奠定了中医药文化的根基。

 世界范围内, 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中国文化、 古埃及文化、 印度文化及古巴比伦、 玛雅文化。

 经历数千年的洗礼之后, 唯有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它超常的坚韧, 保持着完整、 连续的状态, 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其理论的科学性, 而中医药文化正是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而产生的。

 其集《周易》、 道、 儒、 阴阳等诸家的思想精华, 与古代哲学、 历法、 天文等相互联系, 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

 从古代的经史子集, 到后代的文学名著等, 无不映朔着中医药文化。

 所以, 中医药学既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同时也从医学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 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

 中医药文化所具有的哲学内涵为中医药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 思想方法和理论框架。

 古代哲学中的 “阴阳相对论”“五行生克原

 理” 等理论精华构建了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础, 从而产生了中医药学独特的生命观, 疾病观和治疗观、 并创立了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 治则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药哲学的朴素辨证法思想。

 阴阳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与背。《易经》 曰:“观变于阴阳立卦, 发挥于刚柔立爻”, “一阴一阳谓之道”, 提纲挈领地说明了阴阳的消长是化生万物的根本。

 中医学引用古代阴阳哲学来说明人类生理病理变化与客观存在的相互关系, 阐述内外环境、 体与用的统一, 可以说阴阳学说做为一个辨证思维的总纲, 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

 如《内经》 指出: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哲学的方法论, 最初见于《尚书· 洪范篇》。它把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归纳为木、 火、 土、 金、 水等五种基本物质, 并以五行生克及属性相配来概括描述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

 中医药学则把五行学说用于对人体脏腑属性的归类和演绎, 如把五行配五脏、 五体、 五色、 五味、 五志、 五方、 五时等, 以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另一方面,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解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从而对疾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进行指导, 构成了中医药哲学的方法论手段。

 中医正是以严谨、 科学的古代哲学思想为基础, 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构建起具有理法方药的系统理论体系。

 这种哲理与医理的结合使得中医没有被同时代的自然知识的狭隘状况引入迷途, 而是随着社会、 科学的发展不断完善, 自我丰富, 因而经历千年传承至今, 仍然发挥着其特有的魅力。

 2 中医药文化的现实体现

  自古至今, 中医药文化反映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早在上古时代, 就有黄帝与岐伯、 雷公医学问答的传说, 故后人成《内经》一书, 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由于中国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本原的一致性, 因此, 中国文人具有“儒医合一” 的特点, “不为良相救国, 便作良医救民” 成为古代文人一个共同的人生坐标,既反映了中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也说明政治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一致与互通。

 汉时张仲景为长沙太守, 同时治病救人,作《伤寒论》 而成为千古医圣; 汉代华佗, 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征召到部队为官, 但他拒绝就职, 而是潜心医学, 终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 成为中医史一代大家; 唐代孙思邈, 数次拒绝了隋唐两代朝廷授官, 将百年人生献给中医药事业而成药王; 晋代皇甫谧, 曾受到晋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 上疏辞请不就; 元代朱丹溪, 青年时代毅然放弃科举, 专心致力医学, 得金元三大家之精旨; 明代李时珍, 少年时代弃科举而从医, 著成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

 另一方面, 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中医药内容。如《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中有扁鹊指导弟子子阳、 子豹施行针灸、 药熨等术治疗虢太子厥的记载, 借此可略见自古以来医学教育就十分注重实践。《红楼梦》 可谓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有大量篇幅描述中医药文化的内容, 从这些内容来看, 作者曹雪芹对中医理论有很深的造诣, 对疾病的描述, 堪称专业。

 古典诗歌创作亦是如此, 从《诗经》《楚辞》 始, 历代诗歌创作中都有中医药内容, 单就唐宋两代, 单纯吟咏医药的诗歌就不下百首, 内容广泛, 无所不包, 形象生动, 独具情趣。《诗经》 记录药物二十余种, 这些药一直到今天还是常用的中药。

 宋人刘敞的 《采紫苏》,用艺术的形式向人们介绍采食紫苏的方法与功效, 真实反映了民间端午前后采食紫苏之民俗。

 而孔平仲《常父寄半夏》 一诗, 形象地描写了诸子年幼无知, 见有人寄来半夏, 争而食之, 引起轻度中毒, 诗人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告诉人们, 半夏有毒, 非制而不可食的医药常识。

 南宋伟大爱国主义词人辛弃疾有二首 《定风波》词, 共嵌入十四位中药名, 写得颇有情趣, 如“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 之句, 嵌入“木香, 禹余粮” 二味中药名, 写景抒情, 浑然天成, 令人叹为观止。

 生活中, 古人常用芳香的芍药来象征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

 以上各个方面, 都充分的证明了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医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石。“秀才学医, 笼中捉鸡”“秀才学郎中, 如同拾根葱” 等谚语, 形象地说明了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学中医会更加方便快捷。

 文化积累达到封建王朝鼎盛的北宋, 更是有了“儒医” 一说。

 3 中医药文化危机

  然而, 遗憾的是, 我们现在的中医教育一直在忽略着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更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意义。

 据了解, 中国大学生中知道《黄帝内经》 的只有 7%, 能通读经典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即使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通读四大经典的人也是寥寥。

 更可悲的是, 能够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古文” 和“医学史” 两门课程, 成了冷门, 甚至被取消, 大多数的中医学子们都在人云亦云,应付考试。

 另一方面, 由于受近百年西方科学主义的冲击, 西医的科研标准成了衡量中医科学与否的标准, 社会上一度还出现了“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 的论调。

 中医毕业生更面临就业难的现状, 学中医成了上贼船, 中医人面临尴尬, 中医发展更面临危机。

 但从根本上来说, 中医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

 中医人只有用中医药文化武装自己, 重新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才能给中医发展提供适合的优良土壤。

 4 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因此, 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其重要意义有

 以下几方面:

 ①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与背景, 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更有利于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 而不是按西方科学、 西方医学的模式发展, 否则, “西方化” 的中医必定会抛弃自己的文化特征, 这种“中医” 还是“中医”

 吗?只有搞清中医药的历史文化,即对它形成、 发展的文化背景诸因素做全面的考察, 才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医; ③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的历史典故、 文学、 文物等内容, 客观的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及人民的智慧, 是振兴传统文化的需要, 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

 另外, 要向民众宣传中医的需要, 只有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 热爱中医, 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④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保健养生之道, 可以给人们以指导, 是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展望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医药文化必将走向世界, 而作为文化的载体, 中医人承担着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担。

 只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中医药文化, 才具备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基础; 只有首先具备了这样的基础, 中医人及中医药文化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我们的事业才会发展。

 中医药文化的巨大文化市场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

推荐访问: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必要性探讨 必要性 文化教育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