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们追求,我们使命(全文)

时间:2022-09-05 17: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追求,我们使命(全文),供大家参考。

我们追求,我们使命(全文)

 

  我们的追求

  我们的使命

  ————国培学习心得

  上海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最前沿的城市之一, 对于我们中西部的一线教师来说, 上海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在这个舒适清爽的九月 , 我有幸到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培计划” 初中语文的短期培训班, 近距离地接触了我们教育界的大腕级人物

 教育管理专家李伟胜、 宋保平、郅庭瑾; 语文教学研究的专家程红兵、 周燕、 王意如、 朱国华等。

 他们每个人都为我们山西省的四十多位学员准备了 一份大餐——三个小时的精彩讲座。

 每一位老师的讲座, 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 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用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来对照我的教学, 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 也值得我们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一是“减负”。

 自一九八八年以来, 教育部及各方人士就多次呼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恢复高考后, 中央下达“减负令” 不下千条。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喊了 20 多年, 实际情况却是学生课业负担不但没减下来, 反倒呈现出越演越烈之势, 致使学生作业做到深夜、 节假日仍然上课、 业余时间奔忙于各种补习班等。

 二零一三年秋季开学前, 教育部再次下达十条减负令, 可见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负担过重会影响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及生活质量这是大家共知的,以前我对减负是这样理解的:

 从学校管理层面来做, 就是减少学生在校时间; 从一线教师层面来做, 不外乎就是少布置点作业。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自认为自己在减轻学生负担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听了 上

 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宋保平院长“减负增效” 为主题的报告后, 才知道自己对减负的理解是片面的, 在教学中做的也是很肤浅。

 在报告中, 用具体数据为基础, 宋院长对学业负担的来源做了 分析, 中国的教育现状不是靠我们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 改变不了 ,我们一线教师能做什么? 一是减负与增效并举; 而是用有意义的负担来替换无效、 低效的负担。

 “减负” 之下要想达到高效,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将“减负” 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 力求课堂教学高效。

 首先是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 倡导主动参与、 启发式的学习方式。

 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 我们要认真研究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 做到精讲精练, 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的课堂倡导学生的个性发挥, 如果想让那么多学生都充分展示自己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我们现在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在时间上改变了 班级授课情况下学生参与机会少的状况, 从而将更多的自主活动时间留给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 时间上的保证。

 通过我们的教育, 努力让学生体验到在学校的、 学习的乐趣。

 当今很多孩子的学习负担的确过重, 新华网报道:

 “目前, 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 现象, 即作业多、 补课多、 考试多, 睡眠少、 体育活动少、 社会实践少。” 事实的确是这样, 在很多地区, 作业

 成了孩子的“包袱”。

 有这样一篇自述:

 我亲历过自己的孩子深陷作业阴影的情景:

 女儿每天回家就开始写作业, 一直要写到该睡觉的时候,别说是参加社会实践了 , 对于没有书面作业的历史、 地理等科目连复习的时间都没有。

 我便一再批评女儿写作业太慢, 效率太低。

 女儿的学习兴趣一再受挫。

 本学期, 自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管理以来, 女儿的作业少了 很多, 回家后基本上用一个小时就能把书面作业完成, 剩下的时间她用来复习各门功课, 读课外书, 完成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 如:

 观察种子的发芽、 种植花生菜豆观察其生长特点等。

 女儿经常为自己的杰作感到欣喜, 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现在看来, 原来那种重复的机械性抄写的书面作业还真是写了不如不写。

 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布置作业一定要科学合理, 才能发挥高效。

 “减负” 犹如苦寒中的梅花, 久久难以绽放。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减负” ? 值得我们深思, 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好的途径。

 二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十年课改加上近几年借鉴全国各地的经验, 我校也形成了 一套语文教学模式, 包括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三种不同的课型, 拿最常用的新授课来看, 四个步骤分别是: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 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每个板块都可以用问题贯穿, 尤其是二三环节, 在观课时我们发现教师会

 设置五个左右的问题, 在我们过于看重形式的思维下, 问题质量如何,想的似乎不太多。

 国培语文学科专家程红兵老师说, 中学语文课最容易变成废话集散地, 问题调动不起学生的思考, 学生思维不活跃,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 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首先, 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

 既不能过于浅白, 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 让人难以琢磨, 无从下手。

 太浅白, 索然无味, 提不起学生兴致; 太艰深, 学生答不了, 不仅达不到教学目 的, 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 事与愿违。

 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如有一位小学老师教学《刘胡兰》 时有人设计了问题“这篇文章时写谁的呢? ”, 这就未免过于简单, 这个问题根本不富于启发性, 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

 如果换一种方式如向学生提出“题目告诉了 我们什么信息? ”、“刘胡兰是怎样一个人? 何以知之? ” 之类问题, 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

 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 但通读全文, 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

 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 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 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 标, 切合学生实际, 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如《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中“我是你的十万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一语是理解的难点, 也是体悟朦胧诗特点的重要语句之一。

 教者若泛泛地讲朦胧诗的特点或诗句

 的理解要领可能效果不好, 但若就此诗句设问:

 “这两句话矛盾吗? 从字面看两句分别是什么意思? 如果进一步深入还可作何理解? ” 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 进而引发对看来矛盾的诗句的仔细品味。

 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此诗, 加深了 对诗的印象, 还在于可让学生从对诗的实际探求过程中悟到读诗的要领, 跨进诗的大门, 形成感悟诗的能力。

  第三, 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 的窠臼, 让答案具有多维性, 力争引起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

 提出的问题问, 既要紧扣教材, 又能给予学生充分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自我锻炼、 自我提高大为有利。

 第四, 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 切忌提“漫谈式” 问题, 单求课堂“热闹”, 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带着困惑和迷茫, 带着收获和思索, 回到自己的教学岗位上。

 有两句话会一直鞭策我:

 老师是脑力劳动, 需要智慧, 而不是大量时间;身为老师, 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的愉快或悲惨。

 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追求, 更是我们的使命。

 2013 年 10 月 培训类型:

 山西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

  科目:

 语文

  单位姓名:

 孝义六中教育集团

 张海花

  我们的追求

  我们的使命

 ———国培学习心得

 张

  海

  花

 孝义六中教育集团

  2013 年 10 月

推荐访问:我们追求 我们使命 使命 追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