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某市场监管局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时间:2023-12-04 11:26: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某市场监管局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报告,供大家参考。

某市场监管局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一、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不折不扣落实商事制度改革举措。一是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2017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改革要求,加强与各部门工作协调和数据共享,目前已实现“三十一证合一”目标,市、区共计16个部门31项证照事项纳入“多证合一”范围,行政审批环节大幅减少,办事流程进一步简化。二是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2017年12月以来,在自贸区某板块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对100项行政许可事项,采取取消5项,改为备案2项,改为告知承诺制23项,优化服务70项的方式开展试点。2018年11月,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涉及工业产品、特种设备、食品共8项行政审批事项分别采取告知承诺制、优化准入服务的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并逐步拓展许可项目。目前,我局“证照分离”改革涉及行政许可类项目共115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7项,审批改为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5项,优化审批服务102项,对全局所有行政许可项目采用优化办理流程、压减审批时限、降低办事成本、方便企业就近办事等方式进行优化,企业办事体验感不断提升。三是大幅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自2018年8月份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通知》以来,我局积极协调公安、税务、人社、银行等部门,通过建立网络平台、优化整合办事流程等方式,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依托 “某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实现营业执照、印章刻制、税务申报、社保登记、银行开户、公积金办理一次提交、一网通办,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开设开办企业综合受理窗口,全部开办企业业务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在行政大厅设立网上办理自助报件区,安排专人指导。今年来,开办企业网办率达到99.94%,实现企业开办时间1个工作日、最快0.5天办结目标。四是全面落实便利化登记政策。依托“某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实现开办企业全程网上无纸化办理,开通邮寄服务送达营业执照、印章和税务UK,实现开办企业“零材料”“零跑路”目标。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为企业免费提供税务UK和印章一套,为企业节省开业成本1580元。全面清理申请材料和各类前置门槛,对无法规文件依据的,一律予以取消,市场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全面实行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住所申报承诺制、集群注册、简易注销等登记政策,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多措并举开展公正监管。一是规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在严格落实市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安排的基础上,建立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检查对象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设,科学制定部门联合抽查计划,实现区级成员单位参与全覆盖。严密组织抽查计划实施,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抽取对象数量,采用随机摇号方式确定检查人员和对象,并现场实地完成检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某)进行公示。二是扎实推进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召开某区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联席会议,制定《某市某区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联动监管办法》和专项整治方案,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能边界,强化行业和属地监管责任,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查处。创新违建区、待拆迁区、散乱污整治区等重点区域经营主体监管模式,对暂时无法关停的经营主体,达到经营条件的,建立工作台账和经营监管档案,一户一档,纳入重点监管。结合区创文、创卫专项活动,持续加大证照经营宣传力度,督促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亮照亮证经营。2021年以来,出动执法人员1579人次,执法车辆148台次,检查经营主体7890余户次,受理处理投诉举报101件,规范引导办理营业执照986户,向相关部门抄告无证经营市场主体25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46份,立案查处无证无照案件46件。三是规范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事项处置工作。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某市市场监管局相关指导意见,制定《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撤销区局登记企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登记的工作流程》,明确相关科室和办案机构职责。2021年以来共依法办结身份证及地址被冒用的案件34件,对外公示、调查核实、撤销情况等均进行卷宗归档。四是强化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及信用修复工作。严格执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相关要求,定期督促各办案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公示行政处罚案件,对符合不予公示条件的行政处罚案件必须经局党组研究通过。2021年以来,公示行政处罚案件551件,不予公示案件276件,严格做到了应公示尽公示。严格执行《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对企业开展信用约谈,组织企业学习企业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意识。2021年至今完成企业信用修复26件。近期,结合全国稳住经济大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市局助企纾困和包容审慎监管要求,经请示市局,对辖区“某市银隆中安卫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提前开展企业信用修复,缓解企业经营困难的现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五是细化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将投诉举报、信访、日常监管等渠道发现的未在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未在责令期限内公示有关企业信息、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或弄虚作假、通过住所(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四种情形的企业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根据企业申请,按规定将失信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2021年以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964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528户,标注经营异常状态个体工商户22691户,恢复正常状态个体工商户2471户。

(三)严格规范实施综合执法。一是落实执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干部职工执法能力培训力度,通过上岗培训、定期轮训、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学习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开展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特种设备、计量工作、质量管理、执法稽查监管等培训,提升监管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利用“3·15”、世界知识产权日、世界计量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安全用药月、质量月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广场、学校、企业、社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结合监管工作实际,把普法教育工作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提高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二是推行涉企包容审慎监管。成立区局涉企包容审慎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柔性执法事项“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按照《某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对符合条件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对主观故意违法,严重危害人身、财产、公共安全等领域及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查处;
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及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依法处理。三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实行执法支队与市场监管所两级办案制度,实现案件查办监督审核与处罚审批相分离,全局业务机构、法制机构、执法办案机构和纪检组织依照各自职能加强对执法办案的监督,梳理完善权责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全部上网公开,健全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编制并公布执法权责清单及流程图,行政执法信息全部向社会公示公开。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部案件纸质文书留痕,对行政执法过程中容易引发争议的环节推行全过程音像记录。严格落实行政处罚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制度,重要案件由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会决定,全局所有行政案件法制审核率达100%。对案源集中统一管理,目前,无一例案源案件“体外循环”。

(四)持续深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一是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印发《某区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的原则和程序,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起草,谁审查”的原则,对拟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实施自我清理和审查,进一步健全审查机制。出台《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范(试行)》,形成重大政策措施会审机制,规范审查程序。调整我区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首次由分管区领导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有效提升我区公平竞争工作整体效能。二是开展文件政策措施清理。2021年以来,全区各部门、镇街共审查规范性文件及对外涉企文件、合同等146项,其中增量文件147项、存量文件60项,除存量文件中废止2件、修订2件外,未发现新增妨碍公平竞争内容。三是开展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双反促公平”专项执法行动,制定并发布了《某市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提高执法威慑力和影响力。加强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聚焦重点领域,会同执法办案机构继续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2021年至今查处反不正当竞争案件6起,罚没金额128万元,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对行业领军企业、创新企业、科技密集型企业等市场主体商业秘密保护,持续打造商业秘密示范单位,2021年以来上报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单位3家,拟打造商业秘密示范单位3家。四是开展涉企收费监管执法。督促涉企收费主体落实收费公示制度,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对重点单位、行业协会商会进行提醒告诫,目前,已对企业发布提醒告诫书27份,营造规范、有序、透明、高效的涉企收费环境。开展涉企收费治理专项行动,持续聚焦行业协会商会、水电气、交通物流等领域,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2021年以来督导指导查办涉企收费案件9起,罚没金额105万元。五是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宣传培训。定期组织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培训会,不断强化区级部门和街镇公平竞争审查知晓率和参与度,提高全区各单位公平竞争审查自查自纠能力。依托微信公众号、门户网、市场监管局子网站、QQ群、微信群等渠道及时传达有关政策精神,宣传解读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帮助各单位自学提高,增强对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五)扎实稳妥开展助企纾困。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进稳住经济大盘、助企解困工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个体工商户、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降费稳价、安全稳定5个专项工作组,制定43条稳住经济大盘、助企纾困举措,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定期通报”机制,分析调度工作进展2次,上报工作小结1次,切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强化宣传推广。发挥政务新媒体平台作用推广纾困政策,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常态化走访,深入市场主体宣传助企纾困政策举措,宣传推广惠企政策举措,确保市场主体应知尽知、政策应享尽享,截至目前,走访市场主体249家,收集问题困难126个,帮助解决108个。三是推动政策落实。主要领导带队调研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积极指导解决食品经营、药械经营、特种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10个,支持在园区开展集群注册。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争取区政府支持,协调应急、住建等相关部门,本着尊重历史、保障民生、维护安全稳定的角度,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井口街道未登记建筑内450余户经营主体办理营业执照问题。强化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基本物资价格监测检查,检查大型商超1752户次、集贸市场1400户次、药店4214户次,全区防疫物资和生活基本物资价格平稳;
持续开展中介、协会商会、交通物流、水电气等重点领域涉企收费规范治理,今年查获违规收费案件5起,为企业清退违规收费款130万余元。

(六)持之以恒狠抓纪律作风。一是开展行政许可、执法办案监督抽查。对2021年度行政许可服务对象开展随机抽查46户,开展执法案件处罚对象随机抽查40户,促进监管人员文明廉洁许可执法。二是用好信访投诉主渠道。认真受理信访投诉举报,处理消费调解纠纷投诉举报28个、行政许可投诉举报8个、监管执法投诉举报2个,出具监督意见书2件,开展批评提醒5次,为干部澄清问题33个。三是紧盯“窗口”作风,开展专项治理。开展“优化窗口服务杜绝‘窗口腐败’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对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开展自查自纠督促整改。在优化服务方面,拟定申请书填写便民样本8套,重新修订企业制度模板9套;
完成个体登记、食品药品等许可审查标准清理5类;
删减药品经营资料目录2个;
1项食品生产许可改告知承诺管理,1项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许可改为备案管理,连锁公司申请经营预包装食品可在服务大厅和19个街镇监管所任一窗口办理所有门店备案事项。在19个基层监管所服务窗口统一公开办事指南,公布办理流程、时限和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增添远程监督,在19个监管所窗口安装高清音频视频摄像头,每周通过摄像头查看窗口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和状态,确保窗口服务和便民措施全程受监督。

二、创新举措

(一)简易注销改革试点。2018年12月,经我局积极争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在某区以及全国其他26个地区实施简易注销改革试点。我局于2019年1月18日率先开始试点,通过拓宽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压缩简易注销公告时间、建立容错机制等措施,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企业注销公告时间从45天压缩至20天,企业办事减少1个环节、少跑2次路、少提交3份资料,平均为每户企业退出市场节省30天,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21年以来办理企业简易注销3769户,占企业注销总数52.88%。

(二)创新无证无照经营监管模式。创新违建区、待拆迁区、散乱污整治区等重点区域经营主体无证无照经营监管模式,对违建场地经营、达不到经营条件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及时移送主管部门,协同镇街、相关监管部门,依法予以关停;
对暂时无法关停的经营主体,达到经营条件的,建立工作台账和经营监管档案,一户一档,纳入重点监管,参照有证照主体监管标准,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扎实推动市场主体安全监管。

三、面临困难

(一)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工作难度大。一是安全隐患大。违建区、待拆迁区、散乱污整治区等重点区域普遍存在消防条件不过关,设备、水、电、气管路老化,结构布局陈旧等特点,安全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大。二是关停取缔难。此区域内经营主体成分复杂,很多都是家庭唯一经济来源,关停取缔易引起群众抵触情绪,易引发群众聚集上访等问题。三是部门职责不清。经营主体的行业主管部门认定难,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查处工作推进难。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还需进一步规范。一是各部门未严格按照《“先照后证”制度信息抄告和后续监管工作规程》要求反馈信息,多数反馈的为无效信息,比如“某市场主体无法联系”或“经联系,市场主体暂不从事该事项经营”等。二是市场监管部门在收到其他许可部门反馈信息后,告知对应市场主体进行变更或注销缺乏现行有效的法律文书,目前做法仅以电话告知为主。

(三)食品网络经营监管难。网络订餐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经营方式,其交易的完成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手段。由于监管部门缺乏对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技术管控权限,无法对平台商家准入审核进行监管,在平台履行许可资质审查等法律义务落实不严格甚至无证经营商家在网销售时,不能直接进行干预,日常监管手段也还停留在对线下实体店采取“看”“闻”“问”“查”等原始方式进行,对于入网商家发生在互联网线上的食品经营违法行为缺乏及时、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制止和取证。网络平台的审核责任和入网食品经营户的主体责任未得到压实,网络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四、未来发展建议

(一)加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力度。对于取缔关停难的问题,根源在于当前以罚款为主的处罚方式缺乏力度,建议从修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的层面,制定更加有力的处罚方式予以解决;
对于主管部门认定难的问题,建议国家层面制定行业主管部门清单,从根本上厘清主管部门责任边界,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现象,提高查处工作的效率。

(二)进一步规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建议上级进一步规范“先照后证”度信息抄告和后续监管工作规程,明确操作层面的具体细节问题,如行业主管部门收到告知信息后如何跟进监管、如何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信息、规范市场监管部门告知企业变更或注销的法律文书格式等,进一步完善“双告知”工作程序,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三)加强食品网络经营新兴业态监管。建议强化技术手段干预,加强对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监管,对入网商家发生在互联网线上的食品经营违法行为进行监控和取证,提升对入驻平台的网络食品经营者的监管能力。

推荐访问:某市 工作情况 监管局 某市场监管局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