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届高考作文素材:建党100周年之际,《觉醒年代》高光人物

时间:2022-09-14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届高考作文素材:建党100周年之际,《觉醒年代》高光人物,供大家参考。

2022届高考作文素材:建党100周年之际,《觉醒年代》高光人物

 

 党 建党 100 周年!《觉醒年代》这些高光人物,值得被疯狂吹爆 这几天,鲜亮热血的“红色”火焰席卷华夏,中国终于迎来“ 建党 100 周年”的璀璨时刻。

 在屏幕前,我们目送着荣获“七一勋章”的英雄们步入金色大厅,在一片掌声中戴上勋章,瞬间热泪盈眶。

 突然,不自觉就想起 《觉醒年代》里的那群青年, 他们虽然没有办法在和平年代接受表彰,但同样值得被铭记和歌颂。

 今天,趁着建党百年的荣光,回顾《觉醒年代》里燃烧自己照亮人间的俊杰们。

 一 一. 鲁迅 透过 “狂人” 看觉醒

 1918 年 5 月,拿到最新一期《新青年》的读者第一次读到用现代白话文写的小说,也第一次认识了“鲁迅”这个名字。

 这篇小说便是《狂人日记》,它借患有“迫害狂”的疯癫“狂人”之口,揭露了封建传统文化中诸多隐藏的罪恶。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在怀疑中发现,在反思中对抗,但最后却悲哀地意识到,自己也是这罪恶的参与者。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在诸多文学所塑造的觉醒者之中,“狂人”这个形象无疑是极为特别的。

 他不仅对他人、对社会、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还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剖析

 但在鲁迅的故事里,这个特别的觉醒者却没能在“吃人”的环境中坚持抗争,而是“病愈了”。鲁迅深知,孤独弱小的反抗精神很容易被社会洪流淹没。

 这种对觉醒者、对革命运动的深刻凝思,让鲁迅的文章充满刻骨的悲凉,也让鲁迅在参与、引导革命运动时显得极为冷静、理智。

 他会提醒革命青年:“……可是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中国青年中,有些很有太‘急’的毛病……”他也总是担忧没有理性约束的爱国情绪会走向歧途:“仆以为一无根柢学问,爱国之类,俱是空谈:现在要图,实只在熬苦求学,惜此又非今之学者所乐闻也。” 经典语录:

  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热风》

  人生有时难免会陷入困境,但人的高贵在于,困境中依然保持操守,决不能放纵自我,任错误的欲望泛滥。

 ——《朝花夕拾》

 二 二. 周恩来 思想颤动于狱中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17 年,无疑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历史节点,对于青年时期的周恩来亦如是。

 当时留学日本的他,立刻就被这场划时代的革命吸引了。他疯狂搜集各类相关报道,认真研究这一震撼世界的事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后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就山东问题的交涉彻底失败,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纷纷举行集会和游行活动。周恩来也决定放弃在日本的入学考试,于 1919 年 4 月回到中国。

 回国后,21 岁的周恩来迅速投入革命之中。他与 19 名青年男女共同成立觉悟社,成为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中坚力量。创社第 5 天,李大钊应邀到社内举办座谈,称赞道:“ 你们10 男 男 10 女一个社,真是个创造。”

 1920 年 1 月 20 日,由周恩来主编的《觉悟》创刊号正式出版。但 9 天后,周恩来、马骏等社员就在学生运动中被捕,新生的觉悟社受到沉重打击,《觉悟》也因此停刊。

 在狱中,周恩来依旧积极宣讲马克思主义,带领大家研究社会问题。3.5 万字的《警厅。

 拘留记》和《检厅日录》,记录了周恩来在狱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正如他后来所说的“我的思想是颤动于狱中”,在天津失去自由的 170 天里,周恩来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逐渐形成。

 经典语录:

  欲筹一生之计划,舍求学其无从。然学而不勤,则又何贵乎学。是故求学贵勤,勤则一生之计足矣。

 ——《一生之计在于勤论》

  说到幸福不仅要看到眼前,还要看到长远,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谈谈青年的学习和生活》

 三 三. 陈独秀 《新青年》的缔造者

 1915 年 9 月 15 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引领新文化运动,“ 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

 在这里,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在这里,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体育之研究》。

 在这里,胡适发表《尝试集》,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新诗;鲁迅、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撰写“随想录”系列杂文,针砭时弊、呼吁解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经典语录: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敬告青年》

 通常说到野心二字,人们便有点厌恶,其实无论个人或民族,野心用在占有欲固然不免令人厌恶,倘用在创造欲上,便是伟大、向上、有志气等同意义的名词。

 ——《民族野心》

 四 四. 李大钊 勇发 “《青春》之声”

 1916 年春天,27 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发表《青春》一文。洋洋洒洒数万言,荡气回肠,如一条汹涌澎湃的青春之河,承载着他满腔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在文中,他指出“ 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虽老犹未老也”,他呼吁所有青年人“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他鼓舞所有革命志士“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正如王蒙所言:“这里,有中华自古以来的青春精神、少年意气、志士热血、仁人衷心;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自诩;也有梁启超引用的西谚‘世有三岁之翁,亦有百岁之童’之哲理。” 经典语录: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青春》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晨钟”之使命》

 五 五. 胡适 打响新文化运动第一枪

 1916 年底,陈独秀收到一篇来自美国的投稿,阅毕,他大为震撼,称赞它是“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这篇文章,就是时年 25 岁的胡适所撰写的《文学改良刍议》。

 在文章中,胡适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1917 年 1 月,《文学改良刍议》在《新青年》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赞美声、喝彩声有之,批判声、反对声亦有之。

 1918 年 5 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1922 年,小学国语科全部使用白话文,中学教学也开始加入白话文章。从此,浅显易懂的白话文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不仅打破了知识的垄断,也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经典语录: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答某君书》

  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

 ——《容忍与自由》 六 六. 蔡元培 时代浪潮下的定海针

 1919 年 5 月 2 日,蔡元培在北大召集学生代表开会,指出国家内忧外患的危急局面,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1919 年 5 月 3 日,蔡元培批准“五四”游行动员相关会议的召开,并让总务课给学生提供起草宣言的纸张。

 1919 年 5 月 4 日,教育部责令蔡元培“严尽管理之责”,开除不遵守约束、参加示威游行的学生。蔡元培回校后却向学生们承诺:“ 我是全校之主, 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为了救出被捕学生,他日夜奔走,拜访、求情、静坐,甚至不惜以身家作保释。

 1919 年 5 月 7 日,被捕学生全部获得释放。被捕学生之一许德珩在《吊吾师蔡孑民先生》中写道:“先生是那样沉毅而慈祥的,含着眼泪,强作笑容来勉励学生,安慰学生。那种慈祥伟大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今日多多的回忆,是值得我们办教育的人多多效法的。” 经典语录: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

  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 在上海爱国女校的演说》

 百年前,一批有志之士在茫茫黑夜中“觉醒”。他们以笔墨为刀剑,舍去一身血肉,引领没落的旧中国走向新生。

 百年后,仍有一批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抛弃个人利益,为祖国和百姓奉献青春与力量。

 这一刻,我们心中充满敬佩与感激,致敬先辈,也致敬如今千千万万为祖国“点灯”的人们。

 现吾辈正在路上,祖国的未来有我们护航。

推荐访问:2022届高考作文素材:建党100周年之际,《觉醒年代》高光人物 建党 觉醒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