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时间:2022-08-01 12:30:1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作为家长做到依法带娃的过程中家庭关系和学校教育结合,家长自我学习,提高教育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依法带娃的关键方面。从孩子一出生,首先面临的就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是最基础性的。家庭教育第一规则是尊重孩子的差异和发展规律尊重人格,这才是贯彻科学带娃和依法带娃。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我觉得带孩子应该从家庭的家庭关系,和父母的自身作为做起。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保护孩子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并且给孩子传递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我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1、自己带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才能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2、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父母正确积极的观念及处事方法、和睦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为是孩子心灵上、生活上最舒适的港湾。

 3、了解孩子普遍的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

 4、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人格和性格才是最终的培养目标。

 5、在家庭生活中。规范孩子的起居、科学的饮食和作习是形成孩子良好习惯和健康身体的前提。

 6、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才能使孩子的教育产生最大化的的作用。

 7、家长不能以教育孩子的名义剥夺孩子的权利。

 8、帮助孩子珍爱生命、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学习和劳动不是对立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劳动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孩子首先服务自我。其次服务家庭。

 父母是孩于成长中的第一位老师,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说父母常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的思想,换位思考孩子的想法,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配合老师的教思想,我们的小树才会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 《家庭教育促进法》 心得 体会

  读了这篇文章,我有很多感触,作为家长的我们,责任是多么重大,不仅要在平时做到言传身教,而且在学习上也要帮助他,鼓励他,和他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孩子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师的教导,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家长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与个性,更有可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在帮助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提高了自己。另外,在学生活上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坏毛病,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

 《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国家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立法的程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家长,该如何紧跟国家要求,在“双减”的背景下,把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和学校一起,共同把孩子孕育成未来的栋梁之材,经过认真的学习,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双减”和“立法”之下,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哪些转变? 我觉得:

 1.应该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童年生活充满“快乐”的回忆; 2.维持和谐的亲子关系,营造轻松有趣的家庭教育氛

 围; 3.尊重孩子选择,同时积极地引导,和孩子共同探索最适合的教育模式; 4.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拥有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了,如何进行亲子沟通? 我觉得,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这件事情上,平等和尊重是最重要的,我们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另外,和孩子交流时不应主观地加上自己的意见与批评,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的认可引导孩子的观点。然后,当孩子在生活或社交中遇到困难和不自信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效地给予孩子引导和启发,并多多鼓励,积极表扬进步,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交流。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 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传统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功能等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当前,家庭教育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监护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导致部分农村留守未成年人受伤害的极端事件屡有发生;一些监护人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有的甚至将实施家庭暴力混同为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服务机构良莠不齐……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此,政府出台“双减政策”并贯彻落实,此番又进行家庭教育立法,为的就是让孩子的教育回归理性发展通道,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贯彻落实 xxx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同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文件精神,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亮点,概括起来有两点:

 一是贯彻落实 xxx 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弘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二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文件精神,改变家庭只是学生课堂的延伸、家长只是学校老师助理的状况,彰显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家庭教育从学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了几项引导性的规定。

 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 二是培养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三是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五是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六是培养热爱劳动的观念等。

 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助是家庭教育取得更好成效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包括:

 一是学校配合。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学校,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中小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要及时制止管教,并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

 二是社会力量协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社区家长学校或者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自身的工作,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

 学校和家庭配合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其他社会力量的协助是家庭教育取得更好成效的保障。为发挥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表率作用,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做好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应当将家风建设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支持职工参加相关的家庭教育服务活动。人人懂得

 用法治力量守望未成年人幸福快乐健康成长,静待祖国的未来之花竞相开放。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2021 年 10 月 23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革新和重建教育生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调联动的鲜明导向,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值此全党、全国人民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的时间交汇点和战略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统筹全局、强化顶层设计,把教育事业放在了新的、更重要的历史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与中共中央、国务院此前对互联网行业的重拳整顿、调整计划生育放开三胎政策、对娱乐传媒行业的加强监管、强力推出“双减”政策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是一以贯之、通盘考虑的,总体目标就是以人为本、育人强国。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我进一步感受到家庭教育的神圣使命,身为家长的责任重大、新时代育儿须理念革新。重任在肩,感慨良深: 第一,“家事”就是“国事”。传统的观念认为家庭教育是家事,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审议通过,让这件“家事”上升为重要的“国事”。家长们首先要革新理念,明确家庭教育需要国家指导、学校引领。其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

 育氛围,身教重于言教,将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意味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必须受到引领和约束,只有加强学习、配合上级政策(例如升学政策、分班政策、就业政策)和学校管理,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家长。

 第二,“家长”也是“老师”。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纯粹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可以甩一甩衣袖万事大吉了。多年来,这种观念,在寄宿制学校家长、幼儿园家长群体中尤其突出。事实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更加凸显了这一点。不要只想着“学校给了孩子什么”,还要首先想一想“我影响了孩子什么”。

 第三,也是极易被忽视的一点是:

 “双减”绝不意味着“躺平”。2021 年是“双减”元年,“减负”“加强五项管理”“开展课后服务”“强化考试管理”……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势必对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产生历史性的影响。然而不少家长把“减负”理解为了“躺平”,在家庭教育环节,面对大把的时间而无所适从,对孩子的管理有所放任。事实上,“减负”的目的是“提质”,这是一枚硬币的双面。

 “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质,一是遏止“内卷”、二是因材施教。作为家长和孩子,将面临较为充裕的家庭时间、较多的业余生活选项。事实上,这是一片虚伪的“舒适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陪伴,陪伴并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立人格。其次是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貌似更充裕的居家时间,在这一点上要认真学习上级教育部门的《五项管理》(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阅读管理、体质管理)。然后是发现和引导,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并扶植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在春风化雨般的影响中,真正认识并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当然,孩子有其一定意义上的可塑性),量身定做、一人一案,一步一步做好人生的规划、走出一条独特的幸福成长之路。

 总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恰逢其时,对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是“双减”路上孩子学业减负最大的底气,或者说是最后的底线。要想减学生之负,家长必须内强素质、外结盟友,从这个角度看,家长和教师的使命是一致的。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 讲座 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专题讲座,感受颇深,就此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就是一面镜子,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和朋友等等、让他们学会尊老爱幼、待人和气、宽容大度、勤俭节约这些好的品质。

 其次要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头等重要的。在孩子学习期间尽可能不去干扰他们,在旁边静静地看书报做家务,随时回答孩子关于学习方面的提问,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再次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用爱心和微笑与他们沟通和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进入青春期,好多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回来都不愿意和家人讲,于是我就放下做家长的架子,对孩子报以爱心的微笑,经常有意无意的和她讲一些自己生活中的事情,

 让她帮着出谋划策,渐渐的她也愿意和我分享她学校里和学习中的发生的事情了。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是一点就是尊师重教、积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育的主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孩子们幸福的缔造者,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我们应该尊重老师,全力配合老师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实现家校共育,使孩子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学习中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的应用。比如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在平时必须提高他的学习效率,写作业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边做边玩。自己的作业自己检查,自己对自己负责。家长需注重的是错题原因分析,不能只盯着分数,这样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事半功倍。

 新的起点,新的理念,新的学习,新的尝试,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学习新的家教知识,更新家教理念,坚持各项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满怀激情、快乐向前!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2021 年 10 月 23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为呼应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中国首次就家庭教育专门立法。我们要积极学习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努力引导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形成重视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发展的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好学校教育主体作用,让法律落实好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有一句话说得好:“双减”,一减不优秀的学生,二减不重视的家长,“双减”更加考验父母的担当。因为,“双减”只减

 轻了孩子学习压力,没有减少父母的责任和监督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让孩子从学习探索中,吸收家庭教育的营养,汲取成长的正能量,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作业质量都是减负提质的重要举措。同时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专注学习、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等习惯。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制意识。让孩子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平常心面对生活。让孩子学会感恩,拥有爱心,走上求知求美的道路。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锻炼意志力。学校教育任重道远。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 心得体会

 10 月 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颁布后,微博、微信都被这个重磅消息霸屏,很多家长群里都在相互提醒“依法带娃”,“养而不教,教而不当。”从传统的道德问题如今上升为法律问题,也就是说“子不教,父之过”中的“过”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这是继“双减”政策之后教育界又一次释放了减负的强烈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有人质疑“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要法律来约束?”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孩子从来都不是父母或监护人的私有财产,孩子是国家的财富,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其次,很多家长跟我们一样也想要科学带娃,但是无从下手,这便与当下的“双减”政策呼应上了,国家不仅明确了学校的责任,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校内校外培训学习任务加重,其根本原因是普遍存在家长群体的教育焦虑,只要家长“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改变,“双减”政策就难以实施到位,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从而合理地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学习负担,也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记得之前看过一部《虎妈猫爸》的电视剧,剧中的虎妈对女儿茜茜的家庭教育一味地“唱红脸”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各种“施压”,猫爸一味地“唱白脸”带着孩子在虎妈的“淫威”下各种“钻空子”“唱反调”,而爷爷、奶奶对孙女溺爱到了“俯首为臣”,以几代人教育观念的分歧为导火索,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电视剧中无论是虎妈还是猫爸,他们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上一辈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好的家庭教育反映良好家风,电视剧中是这样,生活中亦是如此。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起点,父母应该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找到适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五条规定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当孩子背着家长在外闯祸,该法删除了拘留、罚款等针对家长的处罚措施,突出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服务,这体现家庭教育的重点责任和

 科学性,立法的目的是引导父母建立良好的育人观、成才观,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协同校内、校外三方,来助推“双减”政策更好的落地实施。

  反思,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纷乱复杂的社会,我们为了维系一定的人际关系常常忽视对家人的感受,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关心,我们很多家长普遍认为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仅限于协助科任老师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而忽略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商,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好的家风家教,孩子就会是一块海绵,他具有学习的欲望、学习的能力和上进的决心,不管将这块海绵扔到池塘或是大海,他都会吸满有用的知识;反之,不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像一块石头,被扔到池塘或大海,或许会产生“涟漪”,但是他吸收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所以很多孩子的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因为课堂教育没有学习好,也不是没有学到足够的知识,而是因为他缺乏学习知识的能力、兴趣和习惯,而这些往往是家风家教所决定的。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第一”的高度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带头树立

 良好家风家教,把总书记的讲话落实到方方面面,形成“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良好局面。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 2021 年 10 月 23 日通过,自 2022 年1 月 1 日起施行。个人认为这是教育的大事,好事,喜事。

 结合两个现象谈体会。

 一、 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

 现象 1,村小变优质小学。

 广州黄埔某村小,由于家长素质高,把这所学校考成了优质小学。还是以前的教室,还是以前的教师,学校还是以前的管理,唯一变化的是生源。以前的生源是本地村民子女为主,现在是新市民子女为主。黄埔近几年流入的人才素质高,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也高,这样的家庭多了,教育质量自然高。

 这种现象说明家庭教育才是差异教育的主阵地。也能说明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学区房,其实最好的教育资源就是家长本人。学校的家长整体素质高,这所学校就成为了学区房。

 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是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家庭提供的教育是最优质的教育。学校教育,一个班四五十人,想让学校提供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案 ,真的很不现实,学校只能提供共性教育。差异化的个性教育主要靠家庭。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家庭责任,第十四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

  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象 2,高中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高考填报志愿时,有学生问:某某专业好不好?我的回答是,只要是开设的专业都是好专业,行行出状元 ,你要选择适合你的。学生又问:那怎么样的才是适合我的?我答:你喜欢的,你感兴趣的就是适合你的,因为未来你的职业会与你的大学专业高度结合,如果你读了一个你很喜欢的专业,你就可以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就是享受。学生说: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我答:放假时,你花时间最多的领域就是你的爱好领域。比如你的老师我,寒暑假会做一些数学竞赛题目,会看一些金融经济类的书,会看一些足球比赛,这些就是我的爱好,这些就是我的内心需求,没有人逼你,你也会做的事,就是爱好。学生说:从小学到高三毕业,我根本就没有业余时间,或者说我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考试科目了。我说:那你哪个科目学习时间最多?你最喜欢哪个科目?答:没有喜欢的科目,哪个科目差,学习该科目时间就多。我说:那我真的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可能你也真的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很遗憾出现了这种现象,应试教育把你快乐的童年给剥夺了。我从小就知道我喜欢什么,高考填报志愿我就报数学,工作我就选择数学领域,一辈子我都会做数学,因为我喜欢。

 剥夺学生的业余时间,让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悲哀。有一些人打着教育的旗

  号做着违背教育的事情,悲哀,甚至可恶。

 教育是什么?教育首先是让孩子快乐,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发现自己的特长,教育工作者(家长,学校)要尊重他的特长,帮助他在这方面发展,为他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就是教育。比如学生 a 喜欢机器人,那就可以通过机器人这个载体对他进行教育,让他知道制作机器人需要学习哪些科目,让他主动去学习。学生 b 喜欢打篮球,学生 c 喜欢画画,学生 d 喜欢奥数,等等等等。个体有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每个人把自己的天赋展现出来,在这个领域发展,社会就会丰富多彩。我们不应该剥夺学生的天赋。大自然赐予他的,就要好好珍惜。你天生喜欢奥数,你就大胆去学,陶哲轩六岁自学微积分,现在是数学领域的大专家。我们不应该反对奥数,我们要反对所有人学奥数。奥数无毒。他喜欢奥数,就像你喜欢打麻将一样。

 发现兴趣是个人成长的首要问题。我觉得小学阶段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错。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学校不要剥夺学生的自由发展时间,学校不要剥夺学生的家庭教育时间,学校不要剥夺家长的亲子时间。

 教育是,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学校不要包办太多,学校占用的时间多,他在其他场所学习的时间就少了。

 有一些学校在试探开展无作业日,无作业不是不学习,而是让学生和家长有时间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习自己喜欢的科学知识。无作业是个性化学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