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论述【完整版】

时间:2022-07-31 12:1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论述【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论述【完整版】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论述

 

 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作者:李立国《光明日报》( 2016 年 02 月 01 日 16 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着眼于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和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等目标要求。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都是具有自治性质、延伸政府臂力、实现社会协同、促进公众参与的社会主体。民政部门承担社区建设指导、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职业规范等职责,要做好今后五年这“三社”工作并加强相互联动,让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治理,增进全民共建共享,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发挥社区治理基础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夯实社会治理平台和根基,对于促进社会开放和流动、增进社会调节和融洽、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把居民自治作为社区治理的根本任务来抓,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深化村(居)委直接选举、基层议事决策、村(居)务公开、村(居)务监督等自治实践,在有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引导居民遵守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促进居民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以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为重点,通过村(居)民议事、小区协商、业主协商、决策听证、民主评议等形式,依托民情恳谈会、社区警务室开放日、村(居)民论坛等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协商活动,充分保障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着眼于实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厘清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与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能边界,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增强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治属性。以社区减负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切入点,依法确定社区工作事项,规范社区考核评比活动,清理社区工作机构和牌子,精简社区会议和台账,严格社区印章管理使用,整合社区信息网络。注重发挥社区服务和社区治理相互促进作用,加快建设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补充、服务网点相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相互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助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社区所有常住人口,促进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是改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重要载体。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利于强化社会协同、扩大公众参与、增强社会活力,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和谐基础。

 要贯彻中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切实加强由民政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积极配合中央党建工作机构开展全国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社会组织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贯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相关规定,配合制定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直接登记和双重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贯彻中办国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稳步推进各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建立脱钩行业协会商会年度报告制度。贯彻即将公布的慈善法,制定慈善组织认定、募捐资格管理、慈善活动支出比例和管理成本、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等配套政策。协调完善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

 扣除、非营利性收入免税、公益捐赠物资进口免税等政策,推动开展免税试点工作。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和联合执法机制,完善社会组织负责人、资金、活动、涉外等管理制度,加强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跟踪监督。健全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依法对违法违规的社会组织实行行政处罚。

 要积极推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创新。能由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中,推动加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凡由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都应通过竞争性选择方式进行。

 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

 社会工作具有立足基层、根植一线、贴近群众的职业特性,具有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功能修复、社会融入的专业功能。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对于调适社会关系、修复社会功能、舒缓社会矛盾、增进社会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核心,健全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共同发展、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政策;以开发专职岗位和培育服务载体为重点,以畅通流动渠道为保障,健全人才使用政策;以职业道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职业水平评价为基础,健全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政策;以激发人才积极性、稳定人才队伍、充分实现人才价值为目标,健全有利于人才长期安心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激励保障政策。广泛开展以扶贫、助弱、帮困为核心的专业社工服务,坚持聚焦脱贫攻坚、防灾减灾、职工帮扶、婚姻家庭、精神卫生、社区矫正、残障康复等重点领域,高度关注农村留守人员、城市流动人员、残疾流浪儿童、刑满释放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积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征地拆迁等重点事件。充分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资源链接、生计发展、矛盾调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方面的专业作用,助力解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衍生的社会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同时,要配合制定《志愿服务条例》,全面实施公民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立健全志愿者嘉许和回馈制度,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志愿者行列。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深度融合,扎实开展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学、抢险救灾、环境保护、道路指引、大型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广泛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向上向善。

 发挥“三社联动”优势作用

 在社会治理中,社区是综合平台,社会组织是载体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相辅相成。随着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的转变,也随着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三社”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所承接的服务事项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强联动、强化统筹、增强合力,形成并增强第三方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用。

 要推进资源整合,统筹配置各级党政部门、群团组织投放到社区的资源,汇集“三社”资源,提高社会治理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用效能。推进政府向“三社”购买服务,建立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新机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保障、项目化运作为纽带的“三社联动”新途径。推进社区平台开放,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社合作、社企合作等多种运行方式,推行“三社”信息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民办社工机构购买社区公益岗位,推动城乡社区统筹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的专业社工岗位开发设置工作,使社区成为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大力培养和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点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支持民

 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贴近群众、反应灵活、专业对路的优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增加社区服务供给,更好回应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作者系民政部部长)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论述

 

 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2018 年 8 月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县级融媒体在社会治理当中的角色和担当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具有本土特征,与县域内群众最为贴近,在推进本地基层治理上有着天然优势。近年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深度融合,推动基层治理手段创新发展,在当前社会治理环境下显示出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互联网时代地方政府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凝聚共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县级融媒体中心竞争力的优势在于本土,而核心在于内容,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之中,肩负正确引导、凝聚共识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县级融媒体中心重视内容建设这一根本,强化政

 治引领,以文化凝聚共识,内容输出的质量和形式不断提升。用本土语言讲好基层故事,极大满足群众对于獲取优质内容和信息的需求,增强当地群众满足感、幸福感。有的地区,依托自身广电专业团队资源,利用新媒体手段打造“爆款”,当地取景拍摄短视频作品,构建地区特色形象,宣扬本地文化,作品浏览量突破百万人次,取得了一定传播实效。

 正确引领舆论导向,畅通民意。从实践来看,绝大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反映民众日常所需,传递民间呼声。当前社会治理环境和形势错综复杂,要求将县级融媒体中心融通各级政务资源,担当起群众与政府的沟通桥梁的角色。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当充分运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强化正面引导,加强正面宣传,搭建起干群“面对面”对话的通道和窗口,着力解决信息不透明、沟通不顺畅的问题,通畅社情民意的表达,引导良性互动,推进沟通协商。同时,重视舆情监控功能的建设,把控舆情事件发展方向,加强舆情可控性。比如: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了“融媒问政”,设置“市委书记群众直通车”栏目,并将其打造为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第二信访局”,疏通民情民意,化解了基层社会矛盾,客观上缓解了基层的信访压力。

  助推社会有序发展,强化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在社会治理的大环境之下,服务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县级融媒体中心既是手段,也是平台,在推动服务精细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助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各地融媒体中心提供便民服务已经成为“标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本地实际推出特色板块,大到医疗社保、民生养老、就业求职,小到交通出行、水电气缴费等,将精细化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让服务触手可及。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响应党中央号召,在重大事件中担当使命任务,疫情期间,提供权威防疫知识,公布确诊病例信息;开设物资预购通道,助力企业复工招工;报道本地抗疫进展、抗疫信息;开设远程教育功能,上线自主学习课程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加强民众和政府之间沟通互动的重要纽带,能满足当地人民在政务、民生、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助力基层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未来可期。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论述

 

 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引领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2015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这对当下我们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与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大变革时代基层治理方式与时俱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社会发生明显变化,流动性、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单位制的管控职能日益缩小,基层社会治理需求不断提升,二者交汇对当前社会治理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党的领导不能缺失、不可替代,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党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而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又反过来影响党领导根基的稳定与否。因此,将党建问题与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结合起来,应该是新时代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思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今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继续加强和创新党的建设工作,突出党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应着重体现在方向性引领上。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日趋复杂,既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关键的方向性问题,也有诸多具体事务性问题。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引领作用,应体现在方向性问题上。方向性问题决定着治理道路的选择,直接影响治理的成效,在方向性问题决策上,党组织必须起到核心作用,把好方向、掌好舵。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需要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载体功能,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在具体事务性问题上,要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各主体的智慧,积极支持、鼓励、引导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区分政府、市场及社会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及科学化水准,协调基层党委和政府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治理举措。要注重在事务性问题上给予其他主体以充分的自治空间,引领社会治理其他主体主动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我国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

 充分发挥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充分认识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势与需求。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形势和需求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是将党建良好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提。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本质要求,确保从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让更多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治理理念优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变化巨大,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迁、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需求也伴随着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发生了明显变化。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避免社会分化;建立健全社会规则规范等成为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需求。只有把握住各方面需求,才能针对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地开展党建工作、全方位服务于人民群众需要,实现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遵循,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功能也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其次,实现党建引领由静态、平面化向动态、立体化转变。党建的引领作用主要通过党的组织建设实现,通过为基层建立党组织,配备人员、资金,完成上级党组织精神的传达和执行等工作,实现党建引领的功能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基层治理复杂性的日益提升,党建引领不能仅局限在静态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建设常态化的优势上,更要注重发挥动态过程中党组织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优势,开发党建引领的多方面功能。要强化党建的政治引领功能,形成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统一的思想认识、标准规则和行动规范;要强化党建的价值引领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正确导向;要强化党建的组织动员功能,培育社会动员新机制和社会成员主动参与意识,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合作协调,形成多元共治良好局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实效性;要强化党建的沟通协调功能,整合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信息资源等,为各主体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激发各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活力。与此同时,针对新媒体时代的新情况,要不断创新党建方式,推动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引领格局,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规范化和治理功能的不断优化。

  再次,进一步处理好党务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对于基层社会治理来说,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党务工作重在政治引领,而政治引领也要紧扣基层治理的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保持党组织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功能,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方向引领和重要保障,促进基层治理发挥实效。因此,要在坚持党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核心领导的大前提下,秉承党务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理念,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务工作多角度嵌入业务工作之中,利用党组织在人员选拔、组织沟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优势,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资源,实现党建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引领。

  (作者:陶焘,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用论述

 

 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好党建作用心得 体会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构建科学完备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必须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发挥党建引领的“主”作用。

  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筑起凝心聚力的坚实堡垒。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发挥服务基层治理的“主心骨”作用,要加强党组织“有形”覆盖,结合地方实际,适当将党的组织下沉至基础网格、聚居小区、行业领域等,创新设置“党员责任区”,打通落实基层治理责任的末梢,织密党的领导覆盖网络。要实现领导力量“有效”释放,积极团结带领物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力量、资源,让基层党组织成为领导基层治理、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方针、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政治核心、坚实堡垒。

  发挥广大党员“主力军”作用,扛牢各尽其才的先锋担当。基层社会构成元素各不相同、利益诉求日渐多样、事项关系多元庞杂,唯

 有切合实际、高质高效的管理方法与体系才能使人民群众满意,这便需要基层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当起服务治理现代化的主力责任,踊跃“献智”“献力”。一方面,村(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党支部书记、党员中心户成员等,作为对下熟悉百姓情况、对上知晓目标任务的党员骨干,要知责担责、探索“对路”的治理方法,既达到平安文明常驻的效果,又给予群众充分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基层党员应率先垂范,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等治理实践。

 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作用,点亮服务群众的民心场所。在许多地方,一家家村(社区)、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充盈着基层治理的每个单元,为治理提供了坚强的阵地与设施保障。要继续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学习借鉴有益的经验做法,切实提升中心的使用率与使用实效。要用好远教软硬件设施,办好基层党员冬训、“三会一课”等,让党的理论及时传达到基层一线;因地制宜设立“民生茶社”“你说我听工作室”等开言议事的区域,在一杯清茶中化解民忧,在一场谈笑中议出和睦;要紧扣“服务”做好文章,以中心阵地为轴,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办”“便民办”,丰富“一老一小”阅读、

 健身运动等基础设施,办好相关节日活动,更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打造凝聚群众、带来和谐的民心阵地。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