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学习习总书记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时间:2022-09-05 20: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习总书记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心得体会(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学习习总书记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心得体会(范文推荐)

 

 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思想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被十九大审议通过写入党章。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的,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不平衡,在城乡表现得最为明显;发展不充分,在乡村表现得最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在“三农”,农村城市仍是两个天地,村庄空心化、农村“三留守”问题突出。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一边是越来越发达的城市,一边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就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意味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必须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认清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力破解“三农”领域中的改革发展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鲜明的目标导向。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让广大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最终目标是彻底改变千百年来农村贫

 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体现了鲜明的机遇意识和历史担当。从农业发展看,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农村发展看,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治理结构、村庄布局,乃至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过去的发展方式不适用,原有的治理模式不管用,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使乡村迈进现代化的轨道。从经济社会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到了较高水平,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现在完全能够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有能力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这项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对国情农情的深刻洞察,对重大历史契机的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谓正当其时。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

 党的十九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后,随后连续两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两个文件也相继发布,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乡村振兴任务进行了分解。“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两个时间节点,根据这个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如下:首先,到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然后,再分两个阶段: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一要把握总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实施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进行很多部署,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五个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

  二要明确总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目标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坚持农业现代

 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动,把工作重心从“一农”拓展到“三农”,既要见物也要见人,从增产增收拓展到全面振兴,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统筹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要坚持总方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农业是国计民生,农民是执政基础,农村是战略后院,针对实践中“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四个优先”,在干部配备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形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四要落实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同时建立健全了制度保障,就是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并要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落实五级书记抓乡

 村振兴责任。乡村振兴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启动《乡村振兴法》立法程序。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交汇期、转折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有许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并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等作了重点部署。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三农”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在乡村

 振兴中要抓重点、补短板、强根基、用法宝,就是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六个要”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一“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分量,这不仅是对河南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国提出的要求,更为今明两年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

  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需正确处理好六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即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四个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辩证观和方法论,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系统学习、融会贯通、全面理解,并深入践行到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在处理好“四个关系”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以下六大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关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 为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

 前提。必须把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做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以乡村振兴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二)正确处理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是推进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当前,我市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要求。我们要把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统一起来,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大对农村投入和倾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为乡村全面振兴创造良好条件。

  (三)正确处理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 3 月 8 日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既要求我们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又要求我们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相统一。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处理好产出和产能的关系,还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又要改变过去片面追求产量的思想,

 还要保证粮食数量和质量,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更要处理好增产和增收的关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三链同构”,不断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四)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坚持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当前农业农村诸多问题特别是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民生活方式不合理、废弃物循环利用不起来、生态建设保护机制尚未健全等等,必须坚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把生产发展、生活幸福、生态良好作为一个整体,从源头抓起,“三位一体”推进,在良性循环中实现转型升级。

  (五)正确处理好规划与建设的关系,坚持遵循发展规律。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振兴,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坚决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在规划建设中,科学合理地确定“一般村”、“重点村”、“特色村”,分类明确集聚提升村、城郊

 融合村、特色保护村、搬迁撤并村的建设规划任务,稳妥推进乡村人口集中居住、项目集中落地、土地集中经营,逐步形成城与乡、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

  (六)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 关系,坚持抓点带面。农村工作线长面广,不可能齐头并进,坚持抓点带面、示范推动是一项长期形成的有效方法。在处理点与面的关系,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典型,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注重以点带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要特别是注意一种倾向,就是以点“代”面,绝不能抓了点、忽视了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让我们瞄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为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学习习总书记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想心得体会 习习 总书记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