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和成秘书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疫情防控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共同富裕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现状数据(2022年)

时间:2022-09-16 08: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现状数据(2022年),供大家参考。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现状数据(2022年)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现状数据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使我国资本主要由国家和集体使用、 所有的格局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私人所有的资本已超出国有资本, 成为全社会资本总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有财富的快速增长, 为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目前个人理财市场的现状:

 (一)

 理财产品数量众多、 产品繁杂。

 目前我国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按类型来分, 可分为保本型、 浮动型、 结构型。从保本型来看, 从 2004—2014 年, 保本型理财产品所占比例接近 70%的市场份额。

 保本产品最受青睐, 投资者收益需求凸显。

 理财产品发行的规模直接反映了市场的需求, 更直接地说, 是反映了广大投资者的喜好。

 从产品的投资期限来看,个人理财产品可分为短期产品和中长期产品。

 其中, 短期产品是指期限为 6 个月以下和 6 个月至 1 年期的产品, 中长期产品是指期限为 1 年到 2 年和 2 年以上到期的产品。

 现阶段大多以中短期为主, 2010 年 6 个月以下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总数量的 61. 36%, 6 个月到 1 年的理财产品占到 27. 27%, 1 年到 2 年的理财产品占到 6. 82%, 2 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占到 4. 55%。

 按发行规模来分, 主要是有国家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发行。

 2010 年至今, 产品发行总量超过9000 只。

 在理财产品发行能力上,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民生银行分别为前三名。

 中资银行依然在数量上占据主导, 国家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 其产品数量占到全部外币产品的 80%, 而外资银行发行产品的数量只有不到 20%。

  (二)

 发行规模再创新高 资产配置“三足鼎立”

 2013 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行规模再创新高。

 报告指出, 从全年发行量看,2013 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到 44492 个, 同比增速 38. 41%, 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为应对月末、 季末的考核压力, 银行有“冲存款” 的需求, 银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应对考核压力的工具之一, 尤其是超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

 表现在两个方面:(1)

 季末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往往高于前两个月的发行数量。

 银行在 2013 年 3 月、 6 月、 9 月、 12 月的发行量较同季度的另外两个月份多, 体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季末效应”。(2)

 下半月(15 号以后)

 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往往高于上半月的发行数量。

 在发行 1 个月以内理财产品方面, 除了

 4 月份以外, 2013 年其他月份下半月的发行数量均高于上半月, 体现了“月末效应”。

 图 1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

 2004~2013 年(个)

  从发行主体结构看, 2013 年发行主体结构与往年差别不大, 整体趋于稳定。其中,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为 31. 28%, 与 2012 年 31. 18%的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行产品市场占比为 30. 03%, 较2012 年34. 07%的市场份额下滑 4. 04%。

 2012 年~2013 年,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行份额合计维持在 60%以上。

 城商行在理财产品发行上增长迅速。

 2012~2013年, 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分别以 87. 22%和 48. 02%的速度增长, 2011~2013 年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市场份额由 18. 89%增长至 28. 42%, 大有赶超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趋势。

 从收益类型来看, 2013 年银行共发行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13284 个, 占比29. 86%, 其中保本固定型产品 4684 个, 保本浮动型产品 8600 个; 发行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 31208 个, 占比 70. 14%。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占据了保本型市场的主体, 其发行的保本固定型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 36. 14%, 发行的保本浮动性产品市场占有率 35. 56%。

 股份制银行在非保本型产品市场上有相对优势, 市场占有率达到 32. 90%。

 多数银行发行非保本型产品的热情都显著高于保本型产品。

 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 城商行发行的非保本型产品占其发行总量的比重分别为 69. 22%、87. 84%、 67. 04%。

 外资银行是个例外, 其发行的理财产品主要采取保本浮动型。由于非保本型产品走“表外” 通道, 不占用银行贷款额度、 不消耗资本金, 同时,非保本型产品的设计更为灵活、 投资策略较为激进, 有望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颇

 受投资者欢迎。

 因此, 中资银行发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呈现“供需两旺”。

 2013 年银行理财产品在资产配置上呈现“三足鼎立” 的格局:

 “债券” 类、“利率” 类和“其他” 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分别为 27744 个、 31471 个和 35387个, 占比分别为 27. 10%、 30. 75%和 34. 57%。

 体现了流动性紧张、 股市不牛、 监管严格背景下较为保守的资产配置策略。

 分发行主体类型看, 国有控股银行、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上大同小异, 集中于债券、 利率和其他类资产。

 2013 年, 国有控股银行理财资金在债券、 利率和其他类资产上的配置比分别为 21. 91%、 30. 82%和 41. 81%;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配置比为 25. 18%、 24. 91%和 43. 84%; 城市商业银行的配置比为 28. 21%、 29. 14%和 40. 37%。

 而外资银行从其投资经验更为丰富的领域出发, 多发行基础资产为汇率、 股票、 利率等的理财产品。

 2013 年, 外资银行理财资金在汇率、 股票和利率上的配置比为 22. 76%、 19. 88%和 18. 59%。

 期限在 1 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占比依旧维持在历史较低位, 占发行总量的比重为 4. 23%。发行期限集中在 1~3个月, 占比为 59. 61%, 其次为 3~6 个月, 占比为 21. 9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总体较短。

 (三)

 个人理财产品发行量与募集资金规模继续攀升

  2013 年, 211 家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 4. 3 万余款, 募集资金规模约达28. 6 万亿元人民币, 分别较 2012 年增长了 40. 3%和 29. 5%。

 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仍然保持季末显著上升的趋势, 是银行季末揽储的有效手段, 但在“钱荒”的影响下, 6 月份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规模受到了限制。

 2013 年, 理财产品募资规模、 社会融资总量及理财产品募资规模、 贷款规模的平均值同比增加 24%和 21%, 这表明随着融资类产品的大幅增加, 银行理财对贷款的替代作用明显加强。

 由此可见, 理财产品在银行优化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个人投资意识的增强, 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中国目前的理财市场不成熟也不规范, 一方面缺少职业的理财规划师, 另一方面很多人打着理财规划师的幌子出来推销与自己利益有关的各种理财产品。

 在欧美等成熟市场, 理财规划师与医生、 律师地位相同, 都是进行提供服务收取回报的活动。因此, 中国的理财方面还有很大的市场, 只是需要时间去开发。

推荐访问:我国个人理财市场现状数据 个人理财 现状 我国